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心动过速不要慌!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11-14        打印文章       字体:[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有心慌意乱的感觉,有的人描述心脏跳动快速而强烈,有的人甚至说心脏好像要跳出胸腔一样。

(快速了解本文内容,可至文末查看。)




什么是“心动过速”?



实际上成年人的心跳频率是有标准的,60--100次/分是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当心率超过100次/分时,临床上可称为心动过速,如果是正常的窦性心律,即可称之为窦性心动过速。

其实,心动过速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动过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我们刚刚进行了体育运动,例如跑步,爬山等后出现心动过速,这时候是心脏加快跳动是生理性的,因为心脏要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又比如当你刚刚和别人吵完架或者收到一份意外的惊喜时,在情绪很激动的情况下心脏也会加快跳动,再者有人描述喝茶、喝咖啡后有心慌的感觉,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心动过速。

一些药物也会引起心动过速,如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呼吸道药物沙丁胺醇等。

最后是一些生理状态的影响,如发热、妊娠、体位变化(突然站起)都会造成心跳加快。生理性心动过速不需要干预,通常能在去除诱因后自行恢复心脏的节律,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警惕病理性心动过速



我们更要警惕的是病理性心动过速。病理性心动过速是由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的心跳过快。

在常见的心动过速类型里,心脏本身疾病导致的情况较为常见,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衰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动过速。此时患者除了心慌心悸外还可能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其次是全身性疾病引发的心动过速,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电解质紊乱等,这些疾病是生活中常见的,出现病理性心动过速不可怕,及时就诊至关重要。此时如果去医院,医生可能会要求你做一份心电图检查。那么简单谈一下心电图检查,这是一项无创、便捷又经济的检查,如果你前往医院时心跳仍在很快的频率,心电图可以实时记录你此时的心率,以便于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些人到医院时已经没有心悸心慌的感觉,此时做心电图检查可能也没有异常变现。但是,如果心慌心悸近期频繁发作,你可能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它是一个小小的盒子佩戴在身上,可以记录24小时心电图变化,以弥补普通心电图记录时间短暂的不足。

佩戴时患者只需正常活动,正常作息即可。生活中如果感觉心悸心慌,也可以自己数一数脉搏搏动的次数,如果明显增快,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多数人认为心动过速没有大的危害,但是出现了也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它是身体健康的一项预警,我们要时刻关注。当然也不要害怕恐惧,讳疾忌医,只要我们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出现,我们就一定能保持身体健康。






本文重点在这里


心动过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心动过速是十分常见,如进行了体育运动或者情绪较为激动的时候,以及喝茶、咖啡后都可能引起生理性心动过速。


我们更要警惕病理性心动过速,其是由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的心跳过快。出现病理性心动过速不可怕,及时就诊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心动过速是身体健康的一项预警,我们应时刻关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出现。


GSCDC


健康科普


撰稿:

李环

校对:

咸婷

审核:

何爱伟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小程序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