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告别焦虑!手足口病科学预防指南,请收好!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09-15        打印文章       字体:[        ]
告别焦虑!手足口病科学预防指南,请收好!.jpg


 

最近气温下降,各类呼吸道疾病都呈高发态势,发病急、传播快的手足口病,需要特别注意。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尤其是夏秋季节,高发于6月龄到5岁儿童,需要各位家长们小心防范!

(快速了解本文内容本文内容,可至文末查看。)

 

出现典型症状可能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手掌、足底、口腔或臀部出现聚集、散在的皮疹、疱疹。

一般为突起的小水泡或突起的小颗粒,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皮疹可能伴有瘙痒,但不会感到疼痛,皮疹消退后不结痂、不留疤。

口腔黏膜疱疹容易破溃后形成溃疡,导致患儿因疼痛而拒绝进食。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多发生在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接触传播则通过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大,且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




日常做到6点,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1)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科学清洁双手。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

(3)减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6)接种疫苗。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本文重点在这里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手掌、足底、口腔或臀部出现聚集、散在的皮疹、疱疹。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大,且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


日常做到6点,科学预防手足口病:

(1)避免接触患儿。

(2)保持手卫生。

(3)减少聚集。

(4)环境通风。

(5)清洁消毒。

(6)接种疫苗。


GSCDC


健康科普


文字来源:

中国疾控中心

校对:

刘蓉茸

审核:

何爱伟

上一篇:为什么会蒿草过敏?如何预防不被扰?
下一篇:没有了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