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检索模块: 新闻 机构 健康 地方 主题 通知 互动 接种
栏目分类: 不限 动态信息 党群工作 工作重点 办事服务 专业服务 互动交流 文件归档
按时间搜索: 不限 一天内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二年内 三年内
-
关爱老年心理 守护银龄“心晴”——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
你是否发现,曾经健谈的父亲变得沉默寡言?曾经爱笑的母亲常叹气说“没意思”?这些细微变化,可能不只是岁月痕迹,更是心灵在发出无声的求助信号。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孤独感、价值感缺失、慢性病困扰、对衰老和记忆力的担忧,如同藤蔓,悄然缠绕着许多长辈的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孤独感:老年人往往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的子女都已成...
-
高温天气,莫要“病从口入”(细菌性腹泻)
本文重点在这里什么是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同时还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病例一般散发出现,但也经常出现暴发事件。细菌性腹泻是怎么传播的?细菌性腹泻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品、水而传播,有时因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昆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哪些情况容易“中招”细菌性腹泻?生食海鲜、砧板生熟混用、隔夜剩饭未充分加热、饭前便后不洗手...
-
奶茶的最佳赏味期,你知道是多久吗?
本文重点在这里奶茶通常由茶叶、牛奶做成,现在为了调节口感,还会加入糖、奶油、奶酪、水果、奶精等调味,让它的口感更多样,也能满足不同人的口感需求。从食品安全角度,奶茶最好在2个小时内喝完是有道理的,喝不完的就最好放冰箱。如果在外面放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最好就不喝了。如果奶茶一直是密封放在冰箱4℃左右冷藏,超过2小时也可以放心饮用。如果奶茶已经打开或者经过吸管吸吮,就最好在2小时内喝完;喝不完,就要放...
-
被蚊子叮咬后的正确做法是什么?蚊子是不是偏爱某种血型?听听专家怎么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6月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芒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提问:芒种时节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应该如何预防虫类叮咬?被叮咬后,正确的紧急处理步骤是什么?有一种说法是“涂抹香油或酒精能让蜱虫自行脱落”,这种说法科学吗?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刘起勇: 芒种时节户外活动需要警惕蚊虫、蜱虫、恙螨和隐翅虫等侵袭。蜱虫吸附皮肤,吸血后体积非常大,往往超过它们身体的5倍以上,它的...
-
手脚发麻,可能是这些疾病在“报警”!
“手脚发麻”的情况 可能每个人都体会过 短暂出现手麻脚麻 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 如果手脚麻木后 长时间无法缓解 就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快速了解本文内容,可至文末查看。)一宝妈手脚发麻一查竟是脑瘤 前不久王女士发现右侧手脚麻木,以为是抱娃太累所致,休息放松就能缓解。然而4个月后症状逐渐加重,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
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发布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风险提示
近日,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发布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风险提示,指出要预防因食用冷加工蛋糕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请至文末阅读。#0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是什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及人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消化道等,可通过原料污染、加工人员带菌操作或环境接触污染食品,尤其是伤口化脓感染病人和上呼吸道...
-
2025年甘肃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信息系统培训班在兰举办
2025年甘肃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信息系统培训班在兰举办 为提升甘肃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项目的高效实施,省疾控中心于6月24日在兰州市举办2025年甘肃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信息系统培训班。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二级主任科员王喜平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省各项目县(市、区)疾控中心项目负责人和承担项目任务的口腔医疗机构人员150余人参加培训。 ...
-
护航中高考:舌尖上(食品)的安全攻略
仲夏六月,千万学子即将迎来人生重要时刻。在冲刺备考的关键阶段,食品安全更需严防死守。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避免关键时期出现问题,耽误孩子们的考试。一、严把食材入场关 家长采购时应做到"三查三拒":查食品标签是否完整、查冷链食品温度、查感官性状;拒绝来源不明熟食、拒绝颜色异常腌制品、拒绝包装破损预包装食品。特别警惕高风险食材:溏心蛋、生鱼片、凉拌菜...
-
全国爱眼日 | 健康从娃娃抓起,不做“小眼镜”
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活动重点为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大重点人群,大力宣传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 从全国来看,中小学生近视率仍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发病形势严峻,且低年龄段近视问题突出,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损害。儿童青少年周期护眼指南3-6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