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正值夏秋之交,早晚温差较大,请及时增添衣物。首先,要注意预防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其次,还要注意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尤其是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最后,本月雷雨天气较多,有各类过敏史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关注天气信息,预防雷暴哮喘。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请至文末阅读。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多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或者间接接触传播。
防控提示
1.科学佩戴口罩。
2.正确洗手,保持手卫生。
3.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必要时及时就医。
6.及时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9 - 11月为秋季高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防控提示
1.目前唯一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为EV-71灭活疫苗,该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2.成人也有感染的可能,所以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在外出后、接触儿童前、为患儿更换尿布和沾有排泄物的衣物后,均需洗手。
3.饮食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4.要注意幼儿的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5.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流行季节还应留心观察儿童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症状。
6.一旦出现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状,如发热、疱疹等,应及时就医。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但湿度仍较高,食物易变质或被病原体污染,导致肠道传染病高发。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粪-口途径” 传播(如接触被污染的手、食物、水源)。秋季常见的肠道病原体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儿童高发)、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核心是“管好口、洗好手、控好源”。
防控提示
1.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水,饮用水优先选烧开的自来水或正规瓶装水。
2.肉类、海鲜、蛋类必须完全煮熟。
3.剩菜剩饭需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凉拌菜尽量现做现吃,避免隔夜。
4.不吃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如米面、干货、散装零食),即使外观无异常,也可能被霉菌或细菌污染;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物(如路边无资质摊贩的凉菜、卤味),水果需洗净去皮后食用。
5. 勤洗手,及时做好手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摸口鼻,儿童尤其要纠正啃手指、抓食物吃的习惯。
6. 家中若已经出现感染者,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若家人出现腹泻、呕吐,需戴手套、口罩,用含氯消毒剂覆盖污染物(作用30分钟)后再清理,清理后彻底洗手,避免病毒通过空气或接触扩散。
7.及时就医。若出现腹泻(每日≥3 次稀水便)、呕吐、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居家隔离,避免传染家人或他人。
雷暴哮喘是在雷暴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哮喘急性发作。遇到雷暴天气,有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群要格外注意。
防控提示:
1.注意环境控制:雷暴前 2 小时至雨后 3 小时易感人群避免外出,此期间紧闭门窗、最好关闭空调。
2.及时用药物干预:过敏性哮喘患者雷暴前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要规范使用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高风险人群在家、工作地、随身包内准备应急药物,注意有效期,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掌握正确用法。
3.做好长期管理:过敏性哮喘患者每 3-6 个月检查肺功能、记哮喘日记;雷暴叠加雾霾沙尘时加强防护;规律低强度运动,均衡饮食。
防控提示:
1.科学佩戴口罩。
2.正确洗手,保持手卫生。
3.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
5.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必要时及时就医。
6.及时接种疫苗。
防控提示:
1.目前唯一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为EV—71灭活疫苗,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2.成人也有感染肠道病毒的可能,所以也需规范自身行为,及时做好手卫生。
3.饮食注意。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加热后食用。
4.要注意幼儿的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5.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更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流行季节还应留心观察儿童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现皮疹症状。
6.一旦出现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状,如发热、疱疹等,应及时就医。
防控提示:
1.注意饮食安全。
2.勤洗手,及时做好手卫生。
3.家中若已经出现感染者,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4.及时就医。
防控提示:
1.注意环境控制:雷暴前2小时至雨后3小时易感人群避免外出,此期间紧闭门窗、最好关闭空调。
2.及时用药物干预:过敏性哮喘患者雷暴前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掌握正确用法。
3.做好长期管理,雷暴叠加雾霾沙尘时加强防护;规律低强度运动,均衡饮食。
撰稿:
甘肃12320卫生热线管理中心
校对:
咸婷
审核:
何爱伟
上一篇:体检指南之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甘肃省健康气象风险提示(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