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击破”烦恼,和青春痘说再见!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05-13        打印文章       字体:[        ]



青春痘是青春的“衍生物”,虽然常见,但也是青少年心中挥之不去的烦恼。今天让我们一起“击破”烦恼,和青春痘说再见!


快速了解本文重点,请至文末阅读。





01

青春痘并非青年的专属



“青春痘” 是痤疮的俗称。痤疮好发于面部,其次是胸部、背部、肩部,甚至可以发生在臀部等部位,多为对称性分布。“青春痘” 在12岁前发病,称为青春早期痤疮;13~24岁发病,为青春期痤疮;25岁以上发病,为青春期后痤疮,特别是在30~40岁的女性中多见,与焦虑及慢性压力有关。


大部分人的青春期痤疮症状可在青春期后自然减轻或痊愈。






02

闭口、粉刺、痤疮有什么区别?



粉刺是痤疮的早期皮损表现,可以分为闭合性粉刺和开放性粉刺。


闭合性粉刺就是人们常说的“闭口”,指的是白头粉刺,用手挤压会有豆腐渣样的物质冒出;开放性粉刺俗称“黑头”,指的是黑头粉刺,里面含有脂栓,主要由于皮脂氧化引起。无论黑头粉刺还是白头粉刺,都是由毛囊皮脂腺开口堵塞,导致皮脂排出不畅引起的。粉刺进一步发展,感染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炎症反应,升级出现丘疹、脓疱甚至囊肿,就是痤疮了。






03

避开“打痘痘”的三个误区



01

误区一:长痘很正常,不用管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脸上长痘是正常现象。这个看法是错误的。痤疮虽然很常见,但它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据统计,90%以上的人都长过“青春痘”,但现在中重度痤疮的比例占到了20%以上。


02

误区二:护肤品能消除痘痘

护肤品可以控制油脂分泌、保湿、改善毛囊口角化,多是针对症状较轻的粉刺。如果粉刺已经发展到相对严重的炎性丘疹、脓疱,单靠护肤品很难见效。而且,在痤疮严重时乱用护肤品,还会给病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其大量繁殖,从而加重病情。


03

误区三:所有痘痘都不能挤

有些类型的痘痘可以挤,前提是方法正确。之所以医生不建议大家随便挤痘痘,是由于如果消毒不严格,操作不当,一旦引起感染会加重病情。特别是长在面部三角区的痘痘,无论什么类型的痘痘都不建议挤。建议大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请医生或护士评估后,再进行专业的清痘操作。






04

科学预防青春痘




▶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限制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加强体育锻炼,力争将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科学护肤,用温水适当清洗患处,使用控油、保湿类医学护肤品进行皮肤护理,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以防皮肤过油或过干。





特别提示

不要擅自在网上购药,也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诊治。此外,痤疮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可接受心理疏导。治疗痘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各位青少年朋友在治疗时不要着急,通过治疗痘痘养成健康科学的护肤方法可以受益一生。






本文重点在这里


“青春痘”并非青年的专属

“青春痘”在12岁前发病,称为青春早期痤疮;13~24岁发病,为青春期痤疮;25岁以上发病,为青春期后痤疮,特别是在30~40岁的女性中多见,与焦虑及慢性压力有关。


闭口、粉刺、痤疮有什么区别?

闭合性粉刺就是人们常说的“闭口”,指的是白头粉刺,用手挤压会有豆腐渣样的物质冒出;开放性粉刺俗称“黑头”,指的是黑头粉刺,里面含有脂栓,主要由于皮脂氧化引起。粉刺进一步发展,感染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炎症反应,升级出现丘疹、脓疱甚至囊肿,就是痤疮了。


避开“打痘痘”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长痘很正常,不用管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痤疮虽然很常见,但它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

误区二:护肤品能消除痘痘

护肤品可以控制油脂分泌、保湿、改善毛囊口角化,多是针对症状较轻的粉刺。在痤疮严重时乱用护肤品,还会给病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其大量繁殖,从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所有痘痘都不能挤

有些类型的痘痘可以挤,前提是方法正确。尤其是长在面部三角区的痘痘,无论什么类型的痘痘都不建议挤。


科学预防青春痘

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限制奶制品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加强体育锻炼,力争将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

科学护肤,用温水适当清洗患处,使用控油、保湿类医学护肤品进行皮肤护理,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以防皮肤过油或过干。


特别提示:

不要擅自在网上购药,也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诊治。此外,痤疮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可接受心理疏导。


GSCDC


健康科普


来源:

健康中国

学生与健康报

校对:

樊琳琳

审核:

王文军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