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药食同源——紫苏篇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5-02-21        打印文章       字体:[        ]





紫苏古称荏,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苏子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中国药典》对紫苏叶、紫苏梗、紫苏籽均有详细记载,其中紫苏和紫苏籽已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紫苏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紫苏籽为其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紫苏籽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紫苏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一种温性草本植物,归肺、脾、胃经。其中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紫苏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紫苏的食用价值也同样令人称道。凉拌紫苏叶是一道简单而清爽的凉菜,能够开胃、消暑、解毒,适合夏天食用。油炸紫苏叶则是一道香脆而鲜美的小吃,能够暖胃、止咳、祛风,适合冬天食用。此外,紫苏叶还可以用来煮粥,制成营养丰富的紫苏叶粥,有助于健脾、和胃、安神。由于紫苏叶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可以与肉类、海鲜、米饭等食材搭配,不仅能增加食物的香气风味、去除腥味和杀菌,还能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健康。而紫苏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常被压榨用作高端食用油。



值得注意的是,紫苏辛散耗气,夏季当季可以适当吃一点,但不宜像补品一样久服。如果做菜当香料用,是可以经常用的,可以制约主菜的偏性,注意每次别超量就行,比如每次吃海鲜的同时,可以吃点紫苏,就不会过于寒凉,更好吃也更好消化。





GSCDC


健康科普


撰稿:王可金

校对:周煜皓

审核:王文军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