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检索模块: 新闻 机构 健康 地方 主题 通知 互动 接种
栏目分类: 不限 中心动态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通知公告 健康提示 地方信息
按时间搜索: 不限 一天内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二年内 三年内
-
身体疲乏没精神 “秋乏”来袭如何应对?
本文重点在这里秋季来临为何容易疲劳?1、人体汗出减少,代谢转慢,身体需要进行各种调整,这个过程中会有疲劳乏力感。2、肺的气阴不足。3、脾胃功能失调以及情志问题。如何缓解“秋乏”?可以试试这三招!1、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蒜、大葱、辣椒、咖啡等。2、可以尝试适量喝汤,适当运用生姜、桂皮、小葱等。3、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消耗,保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不过于劳累。来源:健康上海12320校对:刘蓉茸审核:陈发...
-
《心驿站》——开学前心理调适
《心驿站》 ——开学前心理调适 开学前的心理调适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尤其是对即将进入新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在开学前进行心理调适。 1.正面思考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即将到来的学期,期待新的机会和经历。 2.设定目标思考你希望在新学期中实现什么目标,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个人成长方面的。为新学期设定明确的学习和个人发展目标,这有助...
-
今日末伏,由夏入秋养生要点有这些↓
“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今日正式进入末伏,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虽然早晚较凉,但中午仍然暑气逼人,这就是“秋老虎”在肆虐。与头伏和中伏不同,末伏这10天,可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养生牢记这三点!想要快速了解本文重点,请至文末阅读。末伏要注意护阳气纳凉适度末伏天气依旧闷热难耐,但吹空调降温要适度,不可盲目贪凉,切忌直吹,可将温度设定在25℃~27℃,晚上最好不开...
-
秋季干燥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早晚温差大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什么?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的粉尘、花粉等过敏原比较多,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有哪些主要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1过敏性鼻炎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呢? 鼻痒、流涕、阵发性打喷嚏和鼻塞,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当过敏性鼻炎合并过敏性结膜炎时,患者会出现眼痒、流泪、眼红、眼干等症状。 预防过敏性鼻炎,第一,避免接触花粉,在花粉播散期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和眼罩;第二,外出回家后及时换衣...
-
夏天洗澡讲究多,不要随心所“浴”哦~
天气炎热,身上总是黏黏糊糊,有时候一天不洗澡就浑身难受。 有的人为了快速降温,用冷水洗澡。这样会引起健康问题吗?洗澡的“最佳时间”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想快速了解本文内容,可至文末查看。)洗澡的温度 为了保护皮肤,水温不宜太高,应与体温接近,一般以 35℃~40℃ 的温水为宜。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水温过...
-
季节交替,流感来势汹汹,这份流感疫苗接种指南请查收!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转凉,但“秋老虎”威力不减,面对季节交替带来的健康挑战,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大家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想快速了解本文重点内容,可至底部查看。)01 呼吸道疾病 夏秋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人体的呼吸系统最容易受到侵袭。 老年人、儿童、体弱者、营养不良的以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病的患者容易在这个时节感染包括流感在内的一些呼吸道传染病...
-
“学习航天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甘肃省疾控中心年轻干部学习研究小组开展主题活动
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嫦娥探月。飞天梦、探索太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而中国航天就是飞天梦的圆梦人。回顾追梦人的足迹,其中蕴含了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热情、艰辛与付出、拼搏与汗水,谱写一曲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始终保持着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动人之歌,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及其力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
-
2025年全省鼠疫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5月29日,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2025年全省鼠疫防控暨应急处置工作视频会议。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发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2025年全国疾控应急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全省传染病应急工作情况,通报全省鼠疫监测和防控工作及风险评估情况,安排部署2025年应急处置、鼠疫防控等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2025年各地疾控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疾控应急事...
-
盛夏旅游正当时,小心旅行中腹泻
盛夏,是外出旅游的好时间,然而,旅行中的饮食卫生条件和自然环境却潜藏危机。旅行者在享受身心愉悦、获得力量的同时,可能会遇到在旅行中腹泻的尴尬和痛苦。想要快速了解本文重点,请至文末阅读。什么是旅行者腹泻? 旅行者腹泻是指在旅行中或旅行后不久出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伴有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通常每24小时出现3次及以上未成形的大便(如稀便、水样便),再加上至少1次其他...
-
快停下!你常喝的可能是“假牛奶”!
老话说,“牛奶是个宝,营养跑不了”,但您知道吗?在这牛奶的海洋里,也潜藏着不少“水货”,它们披着牛奶的外衣,内里却营养匮乏,甚至可能对身体无益。今儿,咱们就揭开这些“假牛奶”的面纱。(快速了解本文内容,可至文末查看。)01怎么辨别“假牛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还将每天应摄入的奶及奶制品的量,由300克改为300-500克,提倡大家平日里多喝点奶! 但看见商超...